如何利用下班时间改变人生

前言

如何利用下班时间改变人生,当前大环境下打工人的自救指南。

大家好,这几天外出一身疲惫,刚回到家瘫在沙发上,感觉自己像一块被榨干了的海绵。说实话,现在这个大环境真的安全感越来越稀缺,我们这代打工人好像每个人都在担心,担心35岁,担心中年危机,担心哪天就被优化了,担心下个月的房贷车贷。

我们就像在一条湍急的河里,每个人都拼命划水,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卷走。所以今天我不想跟你聊那些离我们太远的宏大叙事,我们就聊点实在的,聊聊我们普通人在结束了一天为老板干活的时间后,剩下的那几个小时,那段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到底能做些什么去撬动我们的人生。这不是一篇打鸡血的动员稿,更像是一份我们普通人的自救指南,是我自己踩过很多坑,观察了身边很多牛人之后总结出来的一些心里话。

一、打破上班好干我的魔咒,重新夺回能量主权。

我们聊任何改变之前都得先解决一个最大的敌人,就是累,感觉身体被掏空。很多人会觉得我每天上班累得像条狗,脑子都转不动了,还谈什么改变人生,一回家就想躺平,这是本能反应,我完全理解,我之前也是这样,甚至觉得那些下班还能学习搞事业的人是不是都是铁打的。
后来我发现一个秘密,我们感觉累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体力消耗,而是心力的消耗。你想想,在公司里你是不是经常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是要不断地在各个部门之间周旋扯皮?是不是要时刻担心领导的脸色,揣摩他的心思?你做的很多事情可能并不是你真正喜欢或者认同的,你只是在扮演一个合格的员工,这种扮演感,这种身心不一致的状态才是我们能量最大的杀手。

所以想要下班后有电去做自己的事,第一步不是用意志力去硬扛,而是要学会能量管理。怎么管理?首先你要找到你的充电桩。这个充电桩不是让你去打游戏刷剧,我不是说这些娱乐不好,但它们更多的是麻醉剂,让你暂时忘记疲劳,但醒来后你会发现自己陷入更深的空虚。真正的充电桩是一些能让你重新找回掌控感和意义感的事情。

我认识一个在互联网大厂做程序员的朋友叫大伟,他之前996是家常便饭,每天累到没朋友。他说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拧螺丝的,每天都在重复劳动,看不到尽头。后来他做了一个很小的改变,他开始在下班后花半个小时去楼下那个他一直想去的健身房,就跑跑步举举铁。他说那种感觉很奇妙,在公司代码不是他能完全控制的,需求说改就改,但在健身房那个哑铃他举起就是举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力量的每一次进步,这种纯粹的由自己身体说了算的掌控感,反而让他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心态更稳了。

他把这种从身体上获得的掌控感转移到了工作上,他不再那么容易被傻x的需求PUA了。你看,运动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它更是一种心理能量的重建。除了运动还有很多方式,比如创造,你不需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你可以是做一顿饭,哪怕只是简单的煎个蛋,摆盘好看一点,拍照发个朋友圈。你可以是整理一个房间,把乱糟糟的角落变得井井有条,你也可以是玩乐高,或者像我一样写写东西,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这些创造性的活动能把你从一个被动响应者的角色拉回到一个主动创造者的角色。在工作中我们总是在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都是在被动地响应外部世界的需求,而创造是把我们内心的东西变成了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东西,这个过程是纯粹的自我表达,能量是向内汇聚的。

所以在你觉得累到不行的时候,别急着躺下,试试看去做一件能让你找回掌控感和意义感的小事,哪怕只有15分钟,这15分钟就是你从社畜模式切换到人生主理人模式的启动按钮,你得先让自己从心理上活过来,我们才能聊后面的事。

二,别再收藏等于学会,从一个最小化的技能开始。

好啦,我们现在有能量了,那接下来干嘛?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学习,没错,学习是改变的唯一路径,但是怎么学,这里面的坑就太多了。我相信你的收藏夹里一定躺着几十个G的课程资料,各种从入门到精通,什么python、ps、理财、写作,但你打开过的有几个?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焦虑症,我们总觉得要学一个屠龙之技,要学一个能马上变现,马上改变命运的硬核技能,我们把目标定得太高,高到我们根本无法开始。

比如你想学编程,一上来就想做一个app,你买了一堆书,报了一堆课,结果光是安装环境就劝退了90%。你想学理财,一上来就想找到那个能让你财富自由的密码,结果被各种k线图专业术语搞得头晕脑胀,最后变成了韭菜。这种好高骛远式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我们通过收藏购买课程来营造一种我已经开始努力了的幻觉,从而缓解我们的焦虑,但实际上我们一步都没有踏出去。

所以我的建议是忘掉那些宏大的目标,从一个最小化可行性技能开始。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技能要足够小,小到你不需要下定决心咬碎牙关才能开始。

我举个例子,我有个前同事在一家公司做行政,每天就是处理各种琐碎的表格,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特别想转行。他看中了现在很火的数据分析,但他连excel都用得不利索。他没有一上来就去报那种好几千块的python数据分析课,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他日常工作中那些需要手动复制粘贴,最让他头疼的excel问题作为他的学习任务。他去b站上搜怎么用一个公式解决这个问题,怎么用数据透视表更快的完成统计,今天学一个FLOWCAP函数,明天学一个筛选功能,每一个技能都非常小,但每一个技能都能马上应用到他第二天的工作中。

让他少加了10分钟的班,这种及时反馈给了他巨大的正反馈,他就像在玩一个游戏,每天打一个小怪,爆一点经验值,慢慢的他把excel玩得滚瓜烂熟,成了办公室里的表姐。后来领导也发现了他的这个能力,开始把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工作交给他,再后来他顺理成章的转向了数据运营的岗位。

你看他没有经历那种痛苦的转型期,他的改变是润物细无声的,它只是把学习的目标从成为一个数据分析师降维到了解决今天工作中的这个小麻烦。所以你现在就可以问问自己,我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有没有哪个重复性的让我觉得很烦的事情,是可以通过学习一个小技能来解决的?可能是一个ppt的美化技巧,可能是一个视频剪辑的简单模板,也可能是一个能帮你自动回复邮件的小插件,就从这个痛点出发,把学习变成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过程。

当你解决的小麻烦越来越多,你的能力圈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这个过程没有焦虑,只有解决问题的快感。

三、副业的真相不是赚快钱,而是构建你的第二身份。

聊完了学习,我们自然就要聊到那个让所有打工人心痒痒的话题,搞副业。现在网上到处都在鼓吹副业赚钱,什么一部手机日入过万,好像遍地是黄金,但只要你真的去试过,就会发现大部分都是坑。

很多人对副业的理解还停留在出卖体力的层面,比如下班后去送外卖、开滴滴,这种副业我称之为线性收入,就是你干1个小时赚1个小时的钱。它能给你带来一些现金流,但它无法让你成长,更无法让你摆脱手停口停的困境,因为它本质上还是在用你的时间换钱,跟你上班没什么区别。我们真正要去追求的是一种成长型副业,

这种副业的核心不是让你能立刻赚到多少钱,而是让你能构建一个独立于你公司职位之外的第二身份。

什么意思?在公司里,你的身份是xx公司的员工张三,你所有的价值都依附于这个平台,离开了这个平台你可能什么都不是。而第二身份是你自己创造的,比如你是一个业余插画师,一个懂点心理学的博主,一个能帮别人做旅游攻略的达人,这个身份是你个人品牌的雏形,它代表了你在某个细分领域里的专业能力和影响力。

我认识一个女孩儿,她在一家传统企业做市场专员,工作特别枯燥,但她很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咖啡豆,自己在家捣鼓各种手冲咖啡。一开始她只是纯粹的爱好,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做的咖啡,写一些品尝笔记,她没有想过要赚钱,就是单纯的想找个地方记录,顺便和同好交流。因为他的分享非常真诚也很专业,慢慢的积累了几千个粉丝。

有一天一个粉丝私信他,问能不能卖一些他推荐的咖啡豆,他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个爱好居然可以变成事业。后来他开始和一些小众的咖啡庄园合作,开了自己的微店,现在他的副业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主业,但他说最大的收获不是钱,而是他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咖啡博主。这个身份让他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他不再害怕被公司优化,因为他知道就算没了工作,他依然有能力养活自己,而且活得更开心。

这就是成长型副业的真正魅力,它不是让你去淘金,而是让你去炼金,把你的兴趣、你的技能慢慢打磨成一个能被市场认可的产品或服务。

怎么找到自己的成长型副业?

你可以从三个方向去思考:

  • 你的天赋优势,你有没有什么事情做起来不费劲,但别人却觉得很厉害?
  • 可能你特别会跟人聊天,那你是不是可以试试做播客?
  • 可能你逻辑能力特别强,那你是不是可以帮别人做一些咨询?
  • 你的后天知识,就是我们刚刚聊的你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你excel玩得好,能不能帮小企业做一些兼职的报表整理?
  • 你ppt做得漂亮,能不能在网上接一些定制的单子?
  • 你的消费体验,你在哪个领域花过最多的钱,踩过最多的坑?比如你是一个狂热的护肤品爱好者,那你对各种成分品牌一定了如指掌,这种消费经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你可以去做一个美妆测评博主。

记住,开始一个副业最好的时机就是把它当成一个不为了赚钱的游戏,当你把心态放平,只是纯粹的去分享、去创造价值时,钱往往会自己找上门来。

四、从原子化的个体到链接真实的部落。

聊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改变人生就是一个人默默努力,偷偷拔尖的过程,这个想法在过去可能是对的,但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人单打独斗走不远。

我们大部分打工人都处于一种原子化的状态,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每天上班接触的是同事,下班回家面对的是家人,我们看起来生活在人群中,但精神上却是一座孤岛。我们很难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圈层的人,我们的信息来源可能就是公司那个小小的局域网和算法推荐给你的信息茧房,这种封闭状态会极大的限制我们的认知和可能性。

所以想要改变,你必须刻意的走出去,去链接一个真实的部落。这个部落不是指那种无效的社交,不是让你去陪酒、去混饭局,而是去找到一个跟你志同道合的社群,你们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目标,能够彼此赋能。这个部落在哪?它可能在线上,比如一个付费的知识社群,一个豆瓣小组,甚至一个高质量的微信群。

我之前为了学写作加入过一个付费社群,在里面大家都是想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的人,有程序员、有宝妈、有医生,我们每天在群里打卡,分享自己写的文章,互相点评,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当你写了一篇文章,自己觉得不满意,但发到群里,有人会告诉你你这个开头写得特别好,有人会帮你指出一个逻辑上的漏洞,这种来自同路人的鼓励和反馈比任何老师的指导都重要,因为你知道他们懂你的困惑,也懂你的坚持,你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他也可能在线下,比如一个周末的读书会,一个徒步俱乐部,一个编程爱好者的线下交流活动meetup。我强烈建议你一定要多参加线下的活动,因为线上的交流隔着屏幕,总归是缺少一点人味儿,而在线下你能真实地感受到一个人的状态,他的谈吐,他的能量场。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在一次线下的商业读书会上认识了他后来的合伙人,两个人一见如故,发现彼此对做一个项目的想法不谋而合,后来就真的辞职一起创业了。

这种机会是你待在家里刷手机永远也刷不出来的。怎么找到适合你的部落?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跟着人走。你在网上是不是关注了一些你特别欣赏的博主、大V?你去看看他们有没有自己的社群,他们会组织一些什么样的活动,跟着这些优秀的人,你大概率能链接到一群同样优秀的人。走出去,去听听别人的故事,去看看别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你会发现你纠结了很久的一个难题,可能在别人那里早就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你的认知就像一扇窗,被咯噔一下推开了。

这种链接不仅能给你带来信息和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你一种归属感和确定性,让你知道在这条改变的路上,你不是一个人。

五、投资你的健康账户,别让身体成为梦想的绊脚石。

我们聊了能量、学习、副业、社交,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你的健康账户里得有余额。

这是我这几年最深刻的一个体会,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健康是免费的,可以随便透支,熬夜、吃外卖、久坐不动,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身体是最诚实的,你今天怎么对他,他明天就会怎么还给你。我见过太多有才华、有想法的人,最后都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停下脚步,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可能是严重的失眠,也可能是更糟糕的状况。

那个时候你才会发现什么职业规划,什么财富自由,在一个健康的身体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我们利用下班时间去改变人生,不是为了用更短的时间把自己燃烧殆尽,而是为了找到一种更可持续、更幸福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必须把投资健康单独作为一个章节来讲,因为它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底线。

怎么投资?其实都是一些我们听烂了的道理,但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被人忽略。

  • 第一,把睡觉当成头等大事。

我以前也喜欢熬夜,觉得晚上那段时间才是自己的,但后来发现熬夜带来的快感,第二天需要用一整天的萎靡不振来偿还,得不偿失。现在我尽量要求自己12点之前必须睡觉,如果实在睡不着,我会用一些方法,比如睡前一个小时远离手机,用kindle看会书,或者做一些冥想。 高质量的睡眠是你第二天所有精力的来源,它比任何功能饮料、任何咖啡都管用。

  • 第二,好好吃饭,把外卖当成应急品而不是日常品。

我知道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自己做饭很奢侈,但你可以找到一些折中的办法,比如周末的时候多准备一些半成品的菜,工作日回来简单加工一下,或者选择一些相对健康的轻食外卖。你的身体就是由你吃进去的东西构成的,你给它垃圾,它就只能给你一个垃圾的状态。

  • 第三,动起来,把运动整合进你的生活。

你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办卡,你可以是提前一站下地铁走路回家,可以是把电梯换成楼梯,可以是跟着视频跳10分钟的燃脂操,关键是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负担。 我把健康看作是1,而你的事业、财富、家庭、梦想都是后面的0,没有了前面那个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从今天开始分一点点你的努力预算给你的身体,这个投资绝对是你这辈子最划算的一笔买卖。聊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核心就一件事,我们普通人想要改变人生,靠的不是一蹴而就的爆发,而是一点一滴持续不断的自我迭代。

下班后的那几个小时就像一个时间的放大镜,你用它来刷短视频、打游戏,它就会放大你的空虚和焦虑,你用它来投资自己,哪怕每天只进步1,1年后你也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这个过程不会很轻松,甚至会很孤独,你可能会被朋友不理解,说你瞎折腾什么,你可能会经历很多次失败,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行,但请你一定要相信时间是最公平的,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人生就会在哪里结果。

别再等了,别再说等我准备好了再说,人生没有万事俱备的那一刻,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从今天起少刷半个小时手机,用那半个小时去做一件让你能找回掌控感的小事,这就是你为自己的人生投下的第一张信任票。

原文链接: 如何利用下班时间改变人生?

关于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