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SQL语句不难,稍微系统学习过数据库相关技术的人都能做到,但想要写好SQL却也不是一件易事,在大多数编写SQL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以实现需求为原则去撰写的,当一条SQL写出来之后,只要能满足业务需求就行,不会考虑它有没有优化点,能不能让它跑的更快。
但在一个业务系统中,性能优化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考虑,如 架构优化、前端调优、中间件调优、网关调优、容器调优、JVM调优、接口调优、服务器调优、数据库调优.... 等,从优化类型上而言,主体可以分为三类:结构/架构优化,配置/参数优化,代码/操作优化.
我们每一位开发者,作为人类也不例外,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其记忆力会随着时间逐渐推移不断下降,而MySQL中的命令/函数那么多,咱们也并不能完全记住,所以对于前面的那种情况,在实际开发中也属常事,所以本章则会将一些常用的SQL命令/函数全部罗列出来,以后当需要用到时只需回来搜索即可。
前在项目的业务开发中,每条SQL语句不会太过复杂,通常就由几行SQL组成,但往往在一些复杂的业务需求下,SQL操作不会那么简单,有时写着写着,可能会编写出一条由几百行、甚至上千行SQL组成的语句,这种大SQL执行的效率通常会异常的缓慢,因此需要从各方面去尽可能的优化它,而存储过程则是专门为这类SQL而创造的,下面咱们一起来聊一聊它。
MySQL是一款支持拔插式引擎的数据库,在开发过程中你可以根据业务特性,从支持的诸多引擎中选择一款适合的,例如MyISAM、InnoDB、Merge、Memory(HEAP)、BDB(BerkeleyDB)、Example、Federated、Archive、CSV、Blackhole.....
MySQL是基于磁盘工作的,这句几乎刻在了每个后端程序员DNA里,但它真的对吗?其实答案并不能盖棺定论,你可以说MySQL是基于磁盘实现的,这点我十分认同,但要说MySQL是基于磁盘工作,这点我则抱否定的态度,至于为什么呢?这跟咱们本章的主角:Buffer Pool有关,Buffer Pool是什么?还记得咱们在《MySQL架构篇》中聊到的缓存和缓冲区么,其中所提到的写入缓冲区就位于Buffer Pool中。
何项目都会有日志,MySQL也不例外,而且MySQL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日志种类繁多,而本篇的目的就是全解MySQL中的各类日志,如撤销日志、错误日志、慢查询日志、中继日志、回滚日志.....其实日志的作用不言而喻,无论是线上排查,亦或是性能优化,几乎都需要从日志中来获得信息作为依据,而MySQL中,很多很多的功能也都需要基于日志实现,比如事务回滚、数据持久化、数据恢复、数据迁移、MVCC机制.....,因此本篇去阐述日志,也是为了方便撰写后续的其他文章。
所谓的并发事务,本质上就是MySQL内部多条工作线程并行执行的情况,也正由于MySQL是多线程应用,所以需要具备完善的锁机制来避免线程不安全问题的问题产生,但熟悉多线程编程的小伙伴应该都清楚一点,对于多线程与锁而言,存在一个100%会出现的偶发问题,即死锁问题。
在《MySQL锁机制》这篇文章中,咱们全面剖析了MySQL提供的锁机制,对于并发事务通常可以通过其提供的各类锁,去确保各场景下的线程安全问题,从而能够防止脏写、脏读、不可重复读及幻读这类问题出现。
锁!这个词汇在编程中出现的次数尤为频繁,几乎主流的编程语言都会具备完善的锁机制,在数据库中也并不例外,为什么呢?这里牵扯到一个关键词:高并发,由于现在的计算机领域几乎都是多核机器,因此再编写单线程的应用自然无法将机器性能发挥到最大,想要让程序的并发性越高,多线程技术自然就呼之欲出,多线程技术一方面能充分压榨CPU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程序的并发支持性。